过去两年,显存不足的真正影响终于开始显现。在4K和1440p分辨率下,8GB显存的显卡已难以流畅运行许多最新的3A游戏。但如今困扰显卡行业的,或许远不止显存问题。自英伟达RTX 50系列与AMD RX 90系列显卡发布以来,多个令人不安的趋势逐渐浮出水面,为显卡的未来蒙上阴影——这些黑幕可能会在显存问题尚未彻底爆发前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,就击碎你的显卡升级计划。
代际性能提升乏力:显卡发展遇瓶颈?
如今玩家群体普遍能感受到:新一代显卡的升级感已极其微弱。英伟达虽为RTX 50系列造势时宣称性能大幅提升,但实际跑分出炉后,这些宣传彻底落空。多数Blackwell架构显卡的光栅化性能仅小幅上涨,只能靠DLSS 4多帧生成来伪造原生性能升级的假象,不少人直言这代显卡更像常规翻新而非全新升级。
AMD的RX 90系列虽在光线追踪与超分辨率性能上兑现了承诺,但对比同价位的RX 7000系列,其原生性能提升实在不值一提。
展开剩余81%显卡厂商似乎已触及“通过缩小晶体管尺寸提升性能”的天花板。若显卡技术没有突破性创新,即便英伟达、AMD(以及毫无存在感的英特尔)的下一代架构,恐怕也会重蹈覆辙。届时,玩家升级显卡将几乎毫无收益,升级显卡这件事或许会彻底失去意义。
硬件需求增速远超GPU创新:游戏越做越吃配置
代际性能提升疲软只是问题的一面,另一面则是:几乎每款新游戏的硬件需求都在飙升。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配置要求,让玩家一张显卡用4~5年的愿望愈发难以实现。如果花大价钱买的高端显卡,连四年后吃配置的游戏都无法流畅运行,那升级的意义何在?
更棘手的是,硬件需求飙升的同时,多数新游戏的优化水平却惨不忍睹。如今,靠超分辨率、多帧生成这类技术“凑数”才能勉强突破60帧,已从特例变成常态。难以承受的高配置需求,再加上糟糕的游戏优化,对非旗舰显卡的电脑造成了致命打击。或许行业该停下让游戏越来越吃配置的脚步,转而思考如何适配显卡缓慢的升级节奏。
过度依赖AI生成帧:假帧数终究是假的
为应对硬件性能提升放缓的困境,显卡厂商纷纷转向AI生成性能。早在RTX 20系列(DLSS1.0)时代,AI技术就已涉足显卡领域,但直到RTX 50系列发布时,英伟达全力将AI生成帧包装成“真实”性能提升,这一趋势才真正成型。随后AMD、英特尔也纷纷跟进:AMD推出FSR 4,英特尔升级XeSS 2.1,均在技术管线中加入帧生成与更多机器学习功能。
如今显卡厂商的发展轨迹,俨然成了AI优先——而非将AI作为硬件创新的补充。用软件弥补硬件短板本无可厚非,但厂商不该用创新的名义误导消费者——AI生成的帧数,绝非原生渲染帧数的等价替代。尤其当帧生成倍数从2倍提升至4倍后,这种差距更显突出:帧生成技术需要一个足够高的基础帧率才能生效,但对多数电脑而言,这个基础帧率本就难以达到,导致这项新技术只是帧数好看,高延迟的游戏体验却越来越糟糕。
隐性缩水式通胀:显卡厂商正在偷工减料
可能你还没意识到:英伟达一直在悄悄削弱显卡的性价比——即便你花了同样(甚至更多)的钱,能买到的显卡性能却在缩水。这里所说的缩水,指的是60、70、80级显卡的CUDA核心数量、显存带宽,相对于同代旗舰卡的占比大幅下降。
例如,RTX 4070的CUDA核心数量仅为RTX 4090的36%,RTX 5070更是只占RTX 5090的28%;而在RTX30系列之前,这一比例平均能达到55%左右。
AMD也在缩水:RX 7800XT的核心数量仅为RX 7900XT的70%,而前代RX 6800XT相对于RX 6900XT的核心占比,曾接近90%。
自2022年起,这种缩水已成为行业常态——就像其他行业一样,缩水式通胀已悄然入侵游戏显卡领域。如果显卡厂商一边偷偷减配,一边让显卡型号失去实际参考意义,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?
供应短缺与虚高定价:买张显卡怎么就这么难?
显卡发布初期缺货、涨价本是常事,但如今情况已升级到全新高度。RTX 50系列发布时,RTX 5080、RTX 5090的实际售价达到官方建议价(MSRP)的2-3倍,却无人能干预。更可怕的是,“纸面发布”(只官宣不铺货)已成为常态:厂商心安理得地公布一款短期内根本买不到的产品,无论是线上商城还是线下货架,都难寻其踪迹。
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出现:RTX 4090曾有过类似问题,就连非显卡产品(如锐龙7 9800X3D)也未能幸免。
尽管最终市场会恢复正常,但往往要等到发布后6-8个月——为了买一张新显卡,要等这么久,实在离谱。缺货导致价格虚高,而显卡厂商同样难辞其咎:要么保证货源充足,要么别给出不切实际的官方定价。如今,按官方价买到显卡的时代或许已成为过去,至少在新品发布后的头几个月里,情况难以改变。
2027年能成为显卡行业的转折点吗?
根据两年一换代的惯例,下一代显卡(如英伟达RTX 60系列和AMD的下一代产品)大概率要等到2027年才会问世,但那时情况真的会好转吗?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,前景并不乐观。不过,我们都期待类似RTX 30系列那样性价比爆棚的产品线(毕竟已经等得够久了)。
如果接下来RTX 50 Super系列的性能提升依旧令人失望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,那2027年将是我计划升级显卡的目标时间。届时,我终于能换掉手里这张饱经风雨的RTX 3080了。
发布于:山东省长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