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硫省煤器
从结构上看,脱硫省煤器通常安装在锅炉尾部烟道中,位于空气预热器之后、脱硫塔之前,处于烟气温度相对较低(一般在 150-200℃)的区域。其核心部件是由金属管组成的管束,管束外部设计有特殊的导流结构,既能引导烟气流动,又能为脱硫反应创造有利条件。工作时,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首先流经脱硫省煤器,而需要预热的工质(如锅炉给水、脱硫塔工艺水等)则在管束内部逆向流动,通过管壁实现烟气与工质之间的热量交换。
在热量回收环节,脱硫省煤器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省煤器类似,均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。高温烟气在流经管束时,将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管内的工质,使工质温度升高,而烟气温度则降低。例如,当 200℃的烟气进入脱硫省煤器后,与管内 100℃的锅炉给水进行热交换,给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至 150℃,烟气温度则降至 130℃左右。这种热量回收不仅提高了工质的热能品位,减少了锅炉的燃料消耗(每降低 10℃烟气温度,可使锅炉效率提升约 0.5%),还为后续的脱硫工艺创造了有利的温度条件。
展开剩余67%脱硫省煤器
更为关键的是,脱硫省煤器能通过温度调控辅助脱硫反应,这是其区别于传统省煤器的核心原理。脱硫塔(尤其是湿法脱硫塔)对入口烟气温度有严格要求,通常需将烟气温度降至 70-80℃(酸露点以下),以避免高温烟气导致脱硫浆液蒸发过快、塔内结垢或腐蚀。脱硫省煤器通过精准控制烟气出口温度,为脱硫塔提供适宜的入口条件:当烟气温度过高时,增加管内工质流量,强化换热以降低烟气温度;当烟气温度过低时,减少工质流量,避免烟气温度降至露点以下导致管束腐蚀。
脱硫省煤器
在协同脱硫方面,部分脱硫省煤器会在管束表面喷涂催化剂或设置吸附层,利用烟气在流经过程中的短暂停留时间,促使烟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(SO₂)与管内工质中的碱性物质(如脱硫塔回流的浆液)发生初步反应。例如,当管内流过含有石灰石浆液的工艺水时,烟气中的 SO₂会与浆液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,生成亚硫酸钙,实现部分脱硫(脱硫效率可达 10%-20%),减轻后续脱硫塔的处理负荷。这种 “预脱硫” 机制不仅提高了整体脱硫效率,还降低了脱硫剂的消耗。
脱硫省煤器
此外,脱硫省煤器的导流结构能优化烟气流动状态。通过合理设计管束间距和导流板角度,使烟气在流经时形成均匀的湍流,避免局部流速过快或停滞。均匀的气流分布确保了热量交换的稳定性,防止因烟气偏流导致的局部过热或腐蚀;同时,湍流状态能增强烟气与管内工质的接触,提升传热效率和预脱硫效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脱硫省煤器需应对烟气中的粉尘和腐蚀性成分(如 SO₃),因此其管壁通常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(如 ND 钢、不锈钢),并配备在线清灰装置(如声波吹灰器)。清灰装置定期清除管壁上的积灰,避免灰层阻碍传热,确保热量回收效率长期稳定。
脱硫省煤器
综上所述,脱硫省煤器通过 “余热回收 - 温度调控 - 预脱硫” 的协同工作原理,既实现了烟气余热的高效利用,又为脱硫系统提供了优化的入口条件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,是锅炉节能减排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,其工作机制充分体现了能源梯级利用与环保要求的有机结合。
发布于:河北省长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